給有選擇困難症的你

給有選擇困難症的你

​人生是不停的做決定,小至決定食乜,大至生唔生小朋友都係決定,學識點樣做決定係一生中最重要既課題。

我整理出以下三點提醒自己,不要再選擇困難,希望都幫到你。

第一,了解點解太多選擇唔係好事;第二,一啲實用既心態同方法,不再選擇困難;第三,令你既決定變得更好。


第一,點解太多選擇唔係好事。

從細到大,我地都被教導,選擇都係愈多愈好。有得擇,先至係老闆。有選擇代表我地自由,代表我地可以為自己負責,代表我地為自己既命運有話語權。

一個心理學家同大學教授,Barry Schwartz 就用一本書,The Paradox of Choices 去挑戰選擇愈多愈好哩個講法,係Ted Talk 上面都累積左6.1個Million 既views,有興趣可以睇下

哩個挑戰由果醬開始,係2000年,兩個心理學家 Sheena Iyengar and Mark Lepper 發表左一份相當有趣既研究。係一間高級超市入面,放左兩個試食攤檔,其中一個係大攤檔,有24款果醬既;另一個細好多,得6款。你估下邊個攤檔賣得多啲? 大攤擋成功吸引較多既人潮,但係比起細攤檔,則只有1/10 人購買。

點解會咁架呢?

每個選擇背後,同時都代表我地放棄左一野。一個決定,點為之好,就係同另一個決定去作比較,哩個就係所謂基會成本。當我地選擇左士多啤利果醬,就會諗藍莓味果醬更好,搞到我地食士多啤利果醬既時候,腦海入面一路諗冇買到既藍莓味果醬有幾咁好味,我地失去左幾多,反而冇好好欣賞我地食緊既士多啤利果醬。

所以,當你有愈多選擇,反而導致3個結果:

1) 做每個決定需要更多既付出;

2) 更加容易出錯;

3) 承受更大既壓力

買果醬事小,但當我地面對更重要既決定時,好似工作、移民、組織家庭,我地就要小心,唔好跌落以為選擇愈多愈好既陷阱。


接住,希望比你3個方法,令你更容易做出選擇。

第一: 只做重要既選擇。

當你見到24 樽果醬既時候,冇人逼你買。同樣,去到餐廳,面對琳𤨡滿目既選擇,你可以一係叫最肥個人既餐,因為最好食;一係最健康個人既餐,因為最健康,甚至眯埋眼選一個都可以。唔好將你珍貴既集中力、精神、時間放係唔重要既決定道,留返心力去做重要既決定。

第二: 相信你既直覺

係另一個實驗,實驗人員送海報比學生,海報入面有名畫、可愛動物、MEME 圖、電影海報等等。

一組學生,被要求選擇時講出原因;另一組則唔洗。

實驗人員過幾個月再問兩組學生重有冇留低海報。

奇怪既係,被要求講出原因既學生留低海報既反而更少。

有時,我地既直覺,雖然唔可以用文字表達出黎,但可能黎得更為深刻。有啲選擇,超越文字、邏輯。

好幾個對我人生相當重要既決定,花長時間整張pros and cons 清單,思前想後,根本冇用,最終用直覺做決定,而之後亦冇感到後悔。

下次,當一個決定超愈左你張pros and cons 清單,勇敢 相信你既直覺做出決定啦!

第三: 做一個滿足者,而唔係完美者。

一個完美者,一定要搵到最完美既餐廳,野食要最多人按讚,價錢重要最抵。

滿足者,就係唔追求完美,追求意足。滿足者唔代表就冇要求,佢同樣可以為自己設置好高既標準。以揀餐廳為例,你可以要求間餐廰有冷氣,西餐,甚至要求Google 評分1000人食過,有4分,每人唔超過HK$500 。當有一間餐廳符合哩個要求,滿足者就會欣然停止選擇,去食哩間符合佢條件既餐廳。

對比完美者同滿足者,最後,完美者搵到既餐廳可能真係好啲、抵啲,但更有可能既係,完美者一路搵,一路搵,搵到胃口都冇埋,根本連餐飯都冇食。

當佢真係搵到,但搵到哩間餐廰背後需要付出既努力,真係值得嗎?

有研究顯示,滿足者比完美者更開心,係社會上既成就亦都更高。背後原因都好明顯,完美係唔存在的,完美者一路搵,唔願意做出選擇,滿足者唔係最求一個可能唔全在既完美,只需要透過每足自己設定合理既要求就會覺得開心,亦更樂意採取行動,自然比完美者更成功。


最後既一個希望帶比大家既信息係:人未必可以做最好既選擇,但可以令決定變得最好。

生命非常複雜,一個決定單獨既影響,往往比你想像中細。但矛盾地,一個個決定加埋,就做就今日既你,一啲你好珍惜既人同事,都係由過去一啲你覺得唔好,甚至係錯既決定而黎。

你要做既,就係專注當下要做既事,要做既決定,令明日既你變得更好。

米蘭‧昆德拉係佢既作品,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講過:生命係冇草稿既,每一筆都有影響,生命最終只有我地係畫冊上刻劃既輪廓。調返轉諗,冇人知最終結果,反而令我地更放心,唔洗驚做錯決定,放膽落筆,勇敢畫出你亂糟糟,但漂亮既人生啦。

總結一下,由今日起,第一,唔好再曬時間係唔重要既決定上面;第二,多啲相信你既直覺;第三,做一個滿足者,而唔係一個完美者;最後,唔好追求最好既決定,而係要令你既決定變得最好。


今日,我地就做左一個非常重要既決定,我地要收養第二隻小狗啦!

我地上星期做中途家庭,中途家庭意思就係為未有人收養既小狗提供住宿,並照顧佢既日常生活,10日之後,小狗愈黎愈痴人,內心都愈黎愈不捨,將小狗還比志工之前,開始思考係咪要將小狗留低。

諗既過程中,有無數既擔心,比如要出國時邊個幫手睇兩隻小狗?我地有冇時間照顧多一隻狗?準備食物,玩既時間?架車夠唔夠大放兩隻狗?搬去加拿大之後既住所又可唔可以收容兩隻狗?

但志工黎到前30 分鐘,我同太太兩人兩狗一齊係Disney + 睇獅子王Mufasa (順帶一提,好多人話套電影好爛,我覺得幾好睇。)兩隻小狗好似好好朋友咁挨埋一齊,小狗眼神好似有種淡淡既哀傷,仿似知道分離在即。

當刻,我選擇相信我既直覺,跟志工講,我們希望把小狗留下,讓她成為我們家庭的一份子。(當然,小狗眼神既哀傷好有可能係我自己想像出黎,投射落小狗道,不過,話說回來,人既世界,有咩唔係想像出黎?)

我相信我地有能力,比兩隻小狗幸福既過完佢地10幾年既狗生,人同狗都係因為哩個決定,生活更豐富同快樂。可以預見各樣大大小小既問題,多養一隻小黑狗可能未必明智,甚至唔係一個最好既決定,但我地會令哩個決定變得最好。多年後回顧,只會感恩我地既選擇,我真心相信會係咁樣。

多謝你既時間,期待你次再同大家分享。


Bryan Tan

Bryan Tan

Taiwan/Canada